我校协办第八届敦煌文博会“人类文化遗产保护与创意产业知识共享论坛”

来源:科研处发布时间:2025-09-23浏览次数:10

9月22日,由世界银行、联合国旅游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地区办事处)、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敦煌研究院联合主办,我校协办的人类文化遗产保护与创意产业知识共享论坛”在敦煌国际会展中心开幕。来自四个国际组织,13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位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和行业领军人物以围绕“人类文化遗产保护与世界文明交流互鉴”“国际旅游合作与区域经济发展”“文化传承保护与全球创意产业发展”三个议题深入探讨交流。

校长王顶明出席论坛开幕式并做大会主旨演讲,副校长张发旺、文学院负责人、非遗专业教师和行业导师参加了论坛。我校文学院作为具体承办部门承担了此次论坛的部分嘉宾邀请、非遗文创作品展示、会议筹备联络等重要工作任务。

论坛开幕式由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一级巡视员吕兴来主持。开幕式上,甘肃省人民政府副省长葛建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副总干事曲星、联合国旅游组织大使祝善忠、世界银行全球文化遗产和可持续旅游协调官艾哈迈德·艾威达分别致辞,强调了文化遗产保护与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性。随后进行的授牌仪式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旅游组织、世界银行共同授予甘肃省“文化旅游和创意产业全球知识共享中心”称号,标志着甘肃在文化遗产保护与创意产业发展方面取得的成就获得国际认可。

论坛设置主旨演讲、主题发言、圆桌对话、非遗文创作品展览几大板块。在主旨演讲环节,我校邀请的论坛专家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宋俊华教授从学术前沿视角探讨了社区自觉与非遗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校长王顶明教授从乡村旅游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甘肃实践与探索进行了主旨演讲,系统阐述了甘肃省乡村旅游发展的创新模式、成功经验,以及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和未来前景,两位专家提出的观点均获得了与会专家高度评价和认可。

论坛期间,学校精心组织的非遗文创作品展览成为亮点之一。洮砚制作技艺、庆阳香包绣制、庆阳剪纸、平凉蓝染技艺、兰州刻葫芦、崆峒面塑、兰州蛋雕、掐丝珐琅画等非遗项目传承人现场展示技艺,向世界绽放甘肃非遗的魅力与现代创意,吸引了众多与会嘉宾驻足欣赏。

本次论坛通过探索“遗产保护支撑文旅创新”“创意产业活化遗产价值”“文旅融合反哺遗产保护”的有效路径,凝聚人类文化遗产保护与创意产业知识共享共识,推动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与交流合作。论坛闭幕式上,甘肃省文旅厅厅长何效祖表示,未来将以“文化旅游和创意产业全球知识共享中心”为载体,积极推动创建常态化多元文化交流对话机制,携手推动人类文化遗产保护和国际旅游合作可持续发展。

我校长期致力于服务甘肃文化大省和文旅强省建设,服务地方文化发展和一带一路文化交流,特别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创新方面形成了鲜明特色。学校通过加强学科专业建设、搭建科研平台、培养专业人才等举措,积极服务甘肃文旅产业发展,为地方文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持。未来,学校将继续发挥学科与人才优势,为甘肃文化遗产保护与创意产业发展提供更多智力和人才支持,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撰稿:唐含章
通讯员:唐含章
审核:叶淑媛
Copyright © 兰州文理学院科研处 all rights reserved 陇ICP备14001863号-1
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1022号
地 址:兰州市城关区雁北路400号     邮 编:730010     传 真:0931-8685007